考古专家推断:青铜时代新疆地区出现四季转场游牧形态

时间:2023-08-19    浏览:697 次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贾春霞报道)春寒料峭,人们骑着马,赶着牛羊,从冬牧场向春牧场迁徙;秋后,又将牲畜从秋草场转到冬牧场——专家推断,这种四季转场的游牧形态,在青铜时代的新疆地区博尔塔拉河流域已经存在。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鸟瞰图。丛德新供图

“通过对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考古发掘及在博尔塔拉河流域进行系统的田野调查,我们推断,在距今4000年至3500年的时间跨度内,该流域甚至周边地方已经出现了四季转场的放牧形式,这是阿敦乔鲁考古学文化中具有标志性的特点之一。结合新疆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生、演进的历史发展样态,显示出多地交流、融合的趋势,所有这些成为诠释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重要实证。”814日,刚刚结束博尔塔拉河流域考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主任丛德新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丛德新在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考古发掘留影。本人供图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位于温泉县城西约41公里处的阿拉套山南麓浅山地带,2012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这里进行连续5年的考古发掘,该遗址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丛德新是这一考古项目的主持者。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是近年来新疆发现重要的青铜时代遗存,其年代测定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为填补新疆青铜时代早期遗址的空白增加了全新材料,为揭示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址的具体面貌提供了一批全新的科学数据。”丛德新说,阿敦乔鲁遗址房屋的分布形态、结构、选址等特点,显示了牧业生活的强烈特征,结合当地民族学和社会学的调查,发现这和现代牧民的冬窝子很相似。

“因此,我们推断,像现在牧业四季转场这种形式,可能那个时期在新疆就出现了,至少是在博尔塔拉河流域有明确的考古学工作的支持。”丛德新说,现代科技手段有力支撑了这一结论。结合遗址出土的羊粪、植物微体的检测和分析,考虑到这里的海拔高度,研究人员推断当时人们食用的粮食(麦类)是从其他地方带入,这里是一处重要的冬季生活居住址。

丛德新认为,博尔塔拉河流域的考古工作,与近些年新疆其他地区的考古发现一样,深化了青铜时代新疆考古学文化面貌的研究,所显示出的东西交流、融合的特点,对于认识新疆地区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的演进脉络,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疆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一些醒目亮点,为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面貌作出了贡献。四季转场游牧文化的提出,是其中新的收获之一。

字体:【大】【中】【小】
磅礴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