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新疆“新人”的文学心声

时间:2023-10-13    浏览:707 次     来源:新疆日报

10月10日,中国作家协会公布2023年新会员名单,来自全疆各地的40位作家步入他们仰慕已久的文学殿堂,入选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记者采访了新疆3位“新人”,倾听他们的文学心声。

李雪梅:行走在新疆,是与一首首诗相遇的过程

“加入中国作协,是对过往写作成绩的肯定和激励,但不是写作生涯的终极目标,而是新的起点。”新疆诗人李雪梅(笔名青玄)说。

李雪梅从事文学创作十余年,是第十届中国天马散文诗奖获得者,作品散见《诗刊》《星星》等杂志。

李雪梅的文学梦萌芽于少年时期。“记得刚上小学时,开学包完书皮,我用剩余的牛皮纸边角料,用铅笔画我家北边的山——阿拉套山。我常常独自望那座山,觉得很神秘、很遥远。那时对远方的认识就是那座山。”李雪梅说,后来它被写进了一篇散文诗《画中》。

新疆的山、河、草原、沙漠、戈壁、湖泊,壮美而奇伟,让从小生活在这里的李雪梅常常被大自然的神奇所感染,也让她的创作充满了想象力。李雪梅用细腻而明亮的笔调,抒写着滋养她的这片土地庄严、阔大、神秘的地理精神风貌。

“上初中后,我家距离学校有3公里,每天一早就要赶路,尤其是冬天,天还没亮,遇到满月时,陪伴一路的是穿过树林的月光,整个雪原寂静得像行走在还未醒来的梦里。阳光是照耀,月光也是照耀。那一刻,觉得一切都美妙极了。《月光的边境》这首早期写的诗里的场景就源于此。”李雪梅说,行走在广博丰盛的新疆,是与一首首诗相遇的过程。

21世纪初,博客在网络盛行开来,李雪梅在博客上打造了一片文学家园,“我经常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诗歌和散文诗,慢慢地,竟也有了不少人关注,文学之路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李雪梅看来,对于在新疆的写作者而言,地理环境提供了独特的场域优势,容易带来表象的猎奇,也易产生写作视界的局限性。“我希望在写作中,摒弃刻意以地理风物名词强加地域性,而是希望能以朴素自然的语言,以地域赋予的内在精神,去呈现万物自然的存在状态。这是我在平衡地域和写作关系之间,努力要达到的一种方向。”

达吾列提江·帕提克:成为交往交流交融有温度的桥梁

最近,达吾列提江·帕提克(笔名都来提·帕提克)有两件喜事,一是他成为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另一个则是他翻译的梁衡作品《红毛线,蓝毛线》刚刚出版。

“近年来,越来越多和我一样的新疆少数民族作家获得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自治区文艺扶持激励资金等项目扶持,走上更高的平台。”达吾列提江说,能够入选中国作协会员,是对自己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达吾列提江是一位用3种语言文字进行创作的诗人和资深译者,他从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长大,能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哈萨克语和维吾尔语。1991年,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达吾列提江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任教,一边教学,一边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工作,出版过诗集《蓝雾》《金色的原野》,翻译出版了20多本书籍。此外,他还致力于文化普及工作,翻译出版了心理学、科普、教育、伦理等方面的书籍。

2020年,达吾列提江开始翻译著名散文家梁衡的散文作品,目前,已完成了40多万字。

“季羡林先生评价梁衡‘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我希望通过我的翻译让更多各族读者认识他,读到梁衡的心灵,以及在这心灵中回响的历史、文化与情感。”达吾列提江说。

9月底才和读者见面的《红毛线,蓝毛线》正是梁衡“红色经典”系列作品之一。作者游览革命圣地西柏坡,通过当年中国共产党指挥机关用“红毛线”“蓝毛线”做地图指挥标识引发创作灵感,回顾往昔艰苦卓绝的岁月,写下了这篇当属经典的文章。

在今年5月揭晓的自治区第七届天山文艺奖中,他翻译的梁衡另一部作品《跨越百年的美丽》(国家通用文字译哈萨克文)获得文学翻译奖。

达吾列提江翻译的彝族作家阿克鸠射纪实文学作品《悬崖村》也将问世。这部作品记录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悬崖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藤梯变成钢梯、银行进村、网络进村、电力进村……“这本书透彻人心的泥土气息、生命气息、时代气息感染了我,这种精神应该被更多读者看到。”他说。

在达吾列提江看来,翻译不仅是将一种文字传播为另一种文字,更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越从事文学翻译工作,越觉得它承载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要将新疆文学更加丰富地介绍出去,将更多的优秀作品引进来。”

嬴春衣:写作改变了我波澜不惊的生活

得知入选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嬴春衣说,感谢家乡给了她源源不断的灵感,自己也在写作中得到了无数快乐。

嬴春衣本名徐小琴,畅销书作家,知名网络小说作家,出版了多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蓝乌鸦》《永不放弃的灵魂》等。所创作长篇网络小说《天机皇妃》已售出影视版权,并由喜马拉雅和阅文集团联合出品1129集多人有声剧,播放量千万次以上,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丝路繁花》获得2022年七猫中文网现实题材征文大赛分类一等奖。

2000年,嬴春衣在沙湾市一家国营纺织厂做流水线工人,彼时的她,如同流水线上的机器一般,每天重复的生活,波澜不惊。“好在下班后我可以自由安排时间,那段时间我几乎读完了工厂内七八个自营书店中的各类书籍。”嬴春衣说,小说几乎陪伴了她整个青春,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为她此后创作小说埋下了伏笔,并于22年后,成就了长篇现实题材小说《丝路繁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8年,网文正新鲜。嬴春衣也会在闲暇时间上网追文,看到“全国首届青春文学大赛”征文启事,她觉得自己也能写这样的小说,于是提笔写下第一篇短篇小说《逃避的鼠》,拿下了比赛银奖。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文字不但可以开启对外面世界的探索和认知,还能寻找到目标和获得荣誉。”嬴春衣像发现了新大陆,从此确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2009年,嬴春衣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蓝乌鸦》,进入广西人民出版社“麦林悬疑”系列,正式出版发行。“爱情”是嬴春衣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在她的小说中,爱情有时温暖治愈,有时拥有火一样的激情,但无一例外是积极向上的。“其实创作对我来说很难,我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野草一样成长,因为各类基础知识的不扎实,边写边学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不敢停歇。”嬴春衣说。

今年,嬴春衣将创作目光投向了城市化进程,她发现了一个好故事:一群有志青年响应政府号召,开垦荒山,科学种植,齐心协力把贫瘠的大山变成一方富饶美丽之地,这就是基于真实故事创作的小说《翠山情》。“这是我的转型之作,也是着眼于家乡这片热土的第一部作品,是聚焦沙湾市翠山建设和发展,在真实人物和故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这部小说饱含了我对家乡的热爱,也是对家乡建设的执念和祝福,后来我又继续创作了《红火》。”

嬴春衣说,和所有肩负时代命题的新乡土文学一样,如何兼顾小说的大众文化属性,是《翠山情》面临的最大挑战。“网络小说更为自由,传统小说更有责任感,对我来说,它们都具有其不可忽略的必须存在的社会价值,我一直尝试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

不久前,《翠山情》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第二批重点推进作品暨“名刊名社拓展计划”重点推进作品,还一度进入“番茄小说”阅读平台现实题材小说排行榜。(刘萌萌)

(责编:李龙、杨睿)

字体:【大】【中】【小】
磅礴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