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合传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2023-11-24    浏览:741 次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涉民族宣传的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价值认同的总和。当前,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交往方式,思想文化的交流场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何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的全新传播环境,挖掘和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以融合传播强化思想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议题。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自古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具有包容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共通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在当前的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应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新方法、新手段,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好、阐释好,将其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底座,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强大支撑。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新华社发

以共性文化符号巩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共性文化符号是中华文化认同的纽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和存续的载体。推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文化中象征共同体意识的符号,如地理空间中的长城、长江、黄河,历史名人中的孔子、孟子、庄子,传统节日中的春节、清明、中秋等。通过深挖这些符号的内涵价值和意义表征,深刻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逻辑和文化脉络,深化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

发挥融合传播优势,推动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互联网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交流场景,要善于运用融合传播手段,在内容上深耕细作,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各民族的价值引导与文化涵化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传播、表现各民族的文化魅力,更要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纳入中华民族文化的话语体系,不断拉近不同民族群众的心理距离,在“民心相通”的基础上助力各民族群体实现思想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

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各民族青少年的影响力。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要顺应融合趋势、创新传播手段,用“Z世代”喜闻乐见的融合传播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中华民族在思想观念、精神旨趣、生活方式上的活跃景象,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激发青少年群体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心理认同。

2.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以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等,都是对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生动阐释。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局高度认识传播红色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就要思考如何用好红色资源,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和生动载体,融合传播的手段、路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强化中华民族共同认知。红色文化不仅承接过去,也启迪当下、昭示未来,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在互联网时代,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要转换叙事逻辑,注重从“小切口”引入,用故事化手法、细节化叙事,讲好具体而生动的红色故事,润物无声地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知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定信仰。

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主体。置身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发挥网络传播的特性和优势,让更多传播主体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融合传播实践中,要用好社交媒体等个性化传播平台,鼓励社会各界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讲述者。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百集视频微党课《红色文物青年说》上线,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全国百所高校,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讲述了“川藏公路”等一系列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的红色故事,成为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探索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发展的新路径。

拓展红色传播场景,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集体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文化动力。应充分运用视听新媒体等传播手段,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在此基础上打造网络“云展厅”,将红色故事汇聚云端,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更多传播场景,实现入眼入脑入心。

3.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成果,凝聚共同奋斗的磅礴伟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作为地域广阔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总体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稳定有序、各民族优秀文化充分绽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同时,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充分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尤其是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有效纳入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空间。当前,数字传播技术带来传播渠道、叙事逻辑、话语体系、交往方式的深度变革,为更好地展现各民族地区的发展成果和文化精髓提供了新的契机。

用精品力作全面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图景纳入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空间,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理念、文化的共享。在融合传播实践中,要通过讲述民族地区发展、人民生活变化和国家社会进步,将以人为本、美好生活、民族团结等价值理念融入精品力作,全面深入地呈现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发展、人民福祉增进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运用视听传播元素,跨越民族语言文字障碍。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兴起,视听传播正在成为更加主流的表达手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视听作品具有形象生动、细节丰富、感染力强等优势。通过视听传播作品反映民族地区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有助于跨越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字障碍,在各民族地区广泛传播,引发各族人民的共鸣、共情。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体现。应当运用融合传播手段创作出更多以民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传播作品,更好地讲述中国大地“56个民族一家亲”的生动故事,更加深入地发掘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民族工作方面的历史意义与世界贡献,从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在新时代民族工作实践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融合传播优势,用新理念、新方法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展示好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用新技术、新作品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唤起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红色记忆、时代记忆,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情感基础。


《光明日报》(2023112406版)

[责编:孙琦]

字体:【大】【中】【小】
磅礴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