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每当指尖轻轻滑过那些精心保存的航拍摄影作品,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感慨。那些画面,像是一扇扇通往奇幻世界的窗,承载着我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热爱与感动。
朋友们总是带着好奇与疑惑问我:“你这精美的航拍作品,是用大疆无人机什么机型拍的呀?”我笑着回答道:"什么机型也没用。”他们不肯罢休:"那你一定是租用直升飞机拍的吧?”我无奈地摇摇头,笑着说:“谁能租得起直升机呀!这些照片,是我在出差乘坐民航飞机时,顺路拍摄的。”朋友们听闻,无不露出惊愕的神情,感叹道:“在民航飞机上能拍出画面清晰、色彩斑斕,如此专业的照片,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确,起初就连我自己也不敢相信,这些精美的画面,竟是在日常的民航飞行中诞生的。
一
对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来说,世界就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宝藏,每一个目之所及的美好瞬间,都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召唤着我用镜头去捕捉,让它们成为永恒的熠熠光辉。这种对美的执着追求,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液之中。
第一次乘坐民航飞机出差的记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记忆的深处。那是一段既激动又紧张的旅程。坐在飞机上的我,心中既充满了对旅程的期待,又因初次飞行的拘谨而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飞机缓缓起飞,我的心也随之提到了嗓子眼。然而,当那壮丽的景色从舷窗中展现在眼前时,我所有的拘谨都被瞬间击溃。
从舷窗俯瞰,天山那连绵巍峨的山脉如同一条银色巨龙,蜿蜒盘踞在大地之上。峰峦叠嶂,风起云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山巅之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宛如细碎的钻石铺满山峦,圣洁而又壮美。那一道道深深的沟壑,是岁月镌刻的痕迹,它们无声地诉说着千万年的故事,让我在这恢宏的自然奇观面前,深深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与自然力量的伟大。
随着飞机高度的提升,窗外景色越发壮观美丽,我的心跳陡然加快,拍摄的冲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迅速找来服务人员询问是否可以拍照,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迫不及待地从行李箱中取出相机,瞄准窗外那如梦如幻的景色,按下了那充满兴奋的快门。由于当时使用的是彩色反转胶片,每按一张快门都需要格外的珍惜,所以拍摄时格外谨慎。回到目的地后,我立刻前往彩扩店冲洗扩印,选中两张拍得好的雪山照片进行放大制作。看着那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照片,我满心欢喜,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二
有了第一次航拍的美好体验,那奇妙的感觉就像是在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在岁月的长河中生根发芽,让我对航拍的热爱愈发深沉。从此,每一次出差前的准备,都成了我期待航拍旅程的前奏。
出差乘机前一天,我总会细心地整理摄影包,仔细检查相机的工作状态。我会精心挑选广角和长焦距镜头,将它们一一擦拭干净;充好相机电池,备好各种定数的彩色胶卷,仿佛是准备出征的战士,全副武装。数码相机普及后,我毫不犹豫地带上像素高的专业相机,为每一次的拍摄做好充分的准备。
订机票的时候,我会提前叮嘱办公室的同事,务必将座位订到飞机前后靠窗户的位置,这样可以避免与他人更换座位的麻烦。我还会依据拍摄用光的秘籍,尽量选择购买早晨和下午起飞的机票,因为那柔和的斜射光和低色温,能给照片增添独特的色彩。
到了机场,我会早早地来到登机口,争取第一个登上飞机。找到座位后,我会立即拿起自带的抹布,小心翼翼地沾上一点水,轻轻擦拭窗户上的灰尘,再用纸巾细细地擦拭一遍。如果窗户的灰尘擦不掉,或者布满划痕,我便会环顾前后,寻找一位有着干净窗户的邻座,礼貌地与他商量是否可以互换一下座位。
在飞机起飞前,我会静下心来,根据出差的方向,咨询了解飞机的飞行航线,思考着拍摄的题材、拍摄的意义以及如何捕捉到那独一无二的瞬间。我会想象着自己如同一个探索者,在未知的航拍世界中寻找着那些隐藏的珍宝。
出差前的夜晚,尽量早点休息,确保有足够的精力应对漫长的飞行创作。我知道,每一个美好的拍摄瞬间都稍纵即逝,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抓住那稍纵即逝的光影。
三
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种工作,摄影始终是我心中那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是我永远热爱的爱好和陪伴我人生的第二职业。
在新疆摄影界,我陆续担任过新疆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兵团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后来还担任了主席。但于我而言,这些职务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和责任,而摄影,于我始终是一种纯粹的追求,是源于内心深处的热爱。哪怕在单位里,有人会说我“不务正业”,可我不在乎,因为我是兵团这片特殊土地的孩子,兵团的文化体制赋予了我自由的灵魂,让我可以追逐自己的摄影梦想。
每当坐在飞机的座位上,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独特的创作世界。哪怕窗外是无尽的阴霾,我也都会严阵以待,手中的相机始终紧握,仿佛在与时间赛跑,决不放弃舷窗外每一个映入眼簾的精彩瞬间。
飞机掠过的地方,是一幅幅流动的画卷。俯瞰塔里木盆地,那广袤的沙漠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线条优美而流畅,又似一位千年沉睡的美丽少女。阳光温柔地轻抚着她的面庞,明暗交替的光影赋予了她别样的妩媚与柔情。当飞机飞过草原,绿色的地毯在眼前徐徐展开,河流宛如银色的丝带,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温柔地缠绕着这片丰饶的土地。那湛蓝如宝石般的湖泊,被群山环绕,与岸边郁郁葱葱的森林、远处洁白的雪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人间仙境。不同的湖泊有着各自独特的色彩,仿佛是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用他那细腻的笔触,为这片土地描绘出千般风姿、万般韵味。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俯瞰新疆大地,每一片山河、每一抹色彩、每一处生灵,都交织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赞歌。它的壮美、辽阔、神秘与包容,让我心潮澎湃,也让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充满了敬畏与赞叹。这份对新疆大地的深情,驱使着我不断地用镜头去表现、去传达它的魅力。
四
新疆的美,是一种无言的绽放,是无尽的诗意。它有时像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娇羞而纯真;有时像一个睿智却蹒跚的老者,深邃而从容;有时又像是一位温柔多情的少妇,妩媚而动人。
为了更好地展现新疆大地的美景,我在航拍的道路上不断地进行探索。航拍与其他拍照不同,在正常天气下,我会将快门设定在百分之一秒以上,确保画面的清晰度。由于航拍时相机位置过高,天空散射光往往会更亮,所以我通常会适当减少曝光,或者比正确曝光量低一档,避免照片整体过亮。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多年的航拍实践,证明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两小時或阴雨天气,是航拍的绝佳时机。借助低角度、低色温和风云变幻的光线来刻画景色,画面会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清晰的线条和饱满的色彩,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构图是摄影创作的灵魂,通过合理地安排画面构成,创造出视觉平衡,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把表面看似无关联的点、线、面等元素,通过内在或者外在的规律联系起来,让观者有主次、有目的地欣赏和解读画面里的内容,同时带来艺术的享受。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的航拍摄影作品已达上千幅。这些作品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和展示了二百余幅,其中一些还在影展中获得了奖项。2010年6月,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的《图片故事的探索--新疆风情》发表了我的20多幅航拍作品。2014年5月,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和哈萨克斯坦达斯坦出版社用四种文字语言,为我结集出版了航拍摄影作品集《在新疆的天空下》,刊登了62幅航拍作品,发行到欧亚多个国家。我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让大美新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期待并深深相信,艺术无国界,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我的航拍作品,感受到新疆的美。当他们踏上那片美丽富饶多情的土地时,会与我一同沉醉其中,惊叹大自然的神奇,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闫波成,笔名景笛,现任兵团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摄影家著作权协会兵团分站站长,中国法学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会员,兵团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新疆摄影家协会第五届副主席,兵团摄影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兵团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兵团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从事摄影艺术创作三十多年来,发表摄影作品近千幅,有四十余幅摄影作品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国家级各类展览,被《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大众摄影》等专业杂志刊登,其中多幅作品获奖。自1995年以来,新疆摄影家协会和兵团摄影家协会多次为其举办个人展览;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大墙下——景笛大墙纪实作品集》《新疆风情》《在新疆的天空下》等多部摄影作品集。其中,《大墙下——景笛大墙纪实作品集》荣获司法部“金剑文化工程”摄影类图书最高奖,监狱“大墙”题材摄影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司法部首届全国监狱系统摄影展览中获得“特殊贡献奖”。“大墙”题材和“追随”风光摄影在摄影界独树一枝,影响深远,被中国文联、兵团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刊《大众摄影》杂志社“群英会”评比中获评全国“十佳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