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篇)北方游牧民族的纺织品和木雕,如同著名的彼得大帝的西伯利亚珍藏一样(详见《赏析 | 斯基泰文化(5)、彼得大帝的西伯利亚珍藏》),是他们艺术中极具鲜明特色的一部分。与在许多地方都有发现的金属制品相比,这些物品更易腐烂,因此在现代世界里,在20世纪中期苏联科学家打开位于西伯利亚阿尔泰山脉中部帕泽雷克小村庄附近的五座库尔干(俄语中“古墓”的意思)之前,人们对它们几乎一无所知。在这些古墓以及附近类似的墓葬中——由于漫长寒冷的冬季、山区的深层冻土,以及早期盗墓者偶然(对我们而言是幸运的)将墓室凿开(使得大量迅速冻结的湿气得以进入)而形成的冰层中,保存着一份关于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一个高度文明的游牧部落生活的记录,这个部落与西边的阿契美尼德波斯帝国以及东边的中国(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都有往来。 木材在近东和中亚国家的气候条件下很少能保存下来,因此来自阿尔泰山的这些木雕样本尤为珍贵。其表面经过斜角雕刻的工艺独具特色,而制作黑海地区斯基泰人墓葬中一些大型动物雕像(详见《赏析 | 斯基泰文化(1)》中的鹿形盾牌饰和豹形鳞甲饰、《赏析 | 斯基泰文化(3)》中的鹿形盾牌饰)的金匠们还特意模仿了这种工艺。许多木雕制品都覆盖着金箔,使其看起来如同贵重金属一般精美和珍贵。
在阿尔泰地区发掘图埃克塔1号古墓时,人们发现这座墓葬在古代曾被盗掘。得益于永久冻土层,古墓的原木框架结构得以保存下来,墓中还有一个空的槽形石棺,以及许多来自陪葬马匹马具上的饰品。下面这件物品上的人物雕刻展现了一张猫科动物的脸,咧嘴露出凶猛的牙齿,长着奇特的螺旋形耳朵,其下是一个相互交缠的S形图案,末端是一对长着弯曲喙的鸟头。构图的对称性因下部环圈向内卷曲的涡卷纹饰而巧妙地增添了生气。
猫科动物马具饰品,木质、皮质、青铜,长22.5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有翼之虎马具饰品,木质,6x9.5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虎头马具饰品,木质,9.5x14.2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狼头马具饰品,木质,长12.2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下面这件高4.5厘米的木制鹰形马具饰品,出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属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游牧民族之物。图埃克塔1号古墓高4米、直径68米,墓堤有双重石块屏障。其地下7米深处的双层木结构和落叶松大棺在冻土层中保存良好,虽然古墓曾遭盗掘,但在墓中马匹旁发现了许多贴花、木像和浅浮雕,此鹰形饰品是当时马具装饰的一部分。它与公元前7世纪斯基泰人梅尔古诺夫古墓的黄金鸟形器物有相似之处,自公元前6世纪起,该图案在斯基泰人和阿尔泰地区的艺术中消失。
鹰形马具饰品,木质,4x5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鹰形马具饰品,木质,3.6x4.6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麋鹿头马具饰板,木质,长11.2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两个麋鹿头马具饰板,木质,高8.8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三个麋鹿头马具饰板,木质,高8.8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在下面这块圆形饰板上,中心是凸起半球体,两只鹰形狮鹫(有翅膀、喙、兽耳,鬃毛如鹿角,额头有羽冠)围绕其盘旋,悬挂时一上一下,爪子抓着半球体。翅膀浮雕线条呈螺旋状连接二者,使构图充满动感。关于狮鹫,可能古代阿尔泰游牧民认为其与天空、太阳有关,太阳由狮鹫拉的战车牵引运行;也可能这些神奇鸟类是在拉扯球体,体现了某些力量在其永恒循环中所产生的某种神话冲突。
饰有两只狮鹫的圆形饰板,木质,直径12.7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两个狮鹫头马具饰板,木质,高12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狮鹫头马具饰品,木质,高7厘米,4.8x4.8厘米,4.5x8.8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狮鹫与骆驼结合的头部马具饰品,木质,5.8x4.7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三瓣花形(形似鸢尾花纹章图案)饰板,木质,6x8.8厘米,7.4x9.1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四瓣花形状的额饰板,木质,8.2x8厘米,7.4x9.1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下面这块来自马鞍的皮革贴花饰品颇具特色。它融合了卍字纹饰与公元前 6 世纪阿尔泰艺术中典型动物形象。构图中心是边内凹的正方形,周围 “射线” 由向右转的侧面狮鹫头像构成,呈顺时针动态。狮鹫有典型羽冠、叶形耳和明显弯曲的喙,细节通过水滴形、拱形和三角形切口展现,这种表现手法在阿尔泰、中亚艺术品及彼得大帝的西伯利亚珍藏(详见《赏析 | 斯基泰文化(5)、彼得大帝的西伯利亚珍藏》)的黄金器物中都有出现。卍字纹饰可能源于中亚(公元前两千纪已存在),公元前一千纪上半叶传播至黑海草原、哈萨克斯坦和米努辛斯克盆地。该符号置于马鞍上,很可能起保护作用。
狮鹫头部饰板,皮质,4.5x8.8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长有鹿角的老虎贴花饰品,皮质,13x14.7厘米,公元前6世纪,阿尔泰地区图埃克塔1号库尔干古墓,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